2005年我在電影院,第一次看到「等待飛魚」。
一個台北來蘭嶼工作的都會女子和島上達悟族男子,
因緣際會擦出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。
以蘭嶼為背景的天空和海洋藍得讓人讚嘆,飛魚裡的愛情含蓄而溫暖,
當時我被蘭嶼的純靜,和男女主角誠摯的情感深深感動,
走出電影院嘴角綻放著笑容。
五年後,我再度從影視店租來「等待飛魚」,
想重新感受碧海藍天的欣喜,也想重新看待影片中的愛情故事,
然而,我哭了。
人的一生當中,很多時候都在等待。
等待下課、等待公車、等待一場電影,也等待愛情。
等待,孤寂而漫長,卻是生命中最美的動詞。
時空改變了思緒,當我再度看這部影片,它對我來說不再事不關己,
不再只是看著別人的故事,落淚不是難過,而是感動。
就像女主角晶晶要離開蘭嶼的那一幕,
男主角避風將女主角丟進大海裡的戒指重新找回來給她,
對她說:「不要把不好的心情,留在蘭嶼的大海裡…」,
同時送給她自己做的飛魚髮簪,
變心男友送的「戒指」和他親手做的「髮簪」,是避風給晶晶的抉擇。
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情節,男女主角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,
寒冬過去,飛魚季又將到來,
在等待和思念的海洋裡,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。
最後晶晶飛到蘭嶼,與願意用包容、和全心全意守護她的男子,
一起在這個迷人而熱情的島嶼,經營愛情,也經營屬於他們的民宿。
重新看完「等待飛魚」之後,我決定飛到蘭嶼。
想在發呆亭看著太陽從海平面升起的剎那;
想坐在長滿百合花的青青草原等待落日;
想去看看飛魚在遼闊的海洋中如何跳躍;
想親自探訪達悟族人半穴居的部落風情;
當然,還想和悠閒散步的老山羊say hello;
更想聽聽蘭嶼角鴞的聲音。
這陣子太忙,有些筋疲力盡。
想趁機休息一下,回到我最愛的大自然,
讓純樸的島嶼風光和太平洋的風為我注入新的活力。
飛兒將遠行,
期待帶回來最豐富的海洋景色、部落風情、
和滿滿的生態體驗與大家分享。
親愛的格友,下週見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