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的慢速,總趕不上拍照的速度,
櫻花都已經上場了,我的梅花還躲在記憶卡裡,雖然這陣子已經賞了太多梅,
但是,這是屬於飛兒2010年的賞梅遊記,我還是要把它記錄下來。
很喜歡由徐志摩的詩,改編的一首民歌「梅雪爭春」。
有一年在二二八公園的露天民歌演唱會裡,
聽到「南方二重唱」演唱這首「梅雪爭春」,
那是仲夏的夜晚,我卻可以從歌聲裡感受到梅與雪飄落的景色。
南方新年裡有一天下大雪,我到靈峰去探春梅的消息;
殘落的梅萼瓣瓣在雪裡掩,我笑說這顏色還欠三分豔。
運命說你趕花朝節前回京,我替你備下真鮮豔的春景;
白的還是那冷翩翩的飛雪,但梅花是十三齡童的熱血。
詩的背後有著沉重的歷史背景,但我只想去感受梅花與春天爭豔的場景,
梅花在寒冬綻放,卻也在綻放的同時宣告春天的到來,
這一幕幕在烏松崙最高點的山頭所拍到的梅景,是對春天喜悅的迎接。
烏松崙的最高點不是「張家堡」,而是「三目獨戶」,
它是一間很精緻的民宿,更是整座山的最高點,可以鳥瞰整個烏松崙的梅景,
那天非假日,我們上山為水瓶女慶生、也為2010年的梅花留下最後的影像。
這裡可以住宿、可以點餐、還可以露營,
黃昏時候,在眺望台上坐著賞景喝咖啡,是一大享受。
從「三目獨戶」的露營區旁的小路往下走,
可以直接通往「張家堡」和「烏松崙渡假村」,
是一條鮮少人知的小徑,沿途綠意盎然,視野遼闊,
我在這條小路上遠眺山下的梅花花海。
藍天加上雲朵,是最開朗最亮眼的色彩,
我喜歡把自己放逐在這樣的遼闊之中
三個女子邊走邊拍,享受在北台灣難得的暖陽,
也把握這場寒冬中最後的梅雪。
只剩「張家堡」前的這一大片梅花依然盛開,
山下的梅花早已掉落被土掩, 但這足以讓我們欣喜若狂,
畢竟上山度假才是目的,我想要的是一種慢中的悠閒。
梅花暗自飄香,猶如嬌柔的女子;
梅花也堅忍傲立,有一種讓人想親近的氣質。
那個午後,至今難忘,就這樣盡情的沉浸花海中,
管他年終報表,也不理業務會報,這是屬於我的浪漫時光。
今年有去賞梅嗎?沒有也無妨,春天將帶來百花盛開的驚豔,
又有一場春之饗宴即將登場。
光與影的交錯,帶來某些時光的恍惚,
在人生的歷程裡,酸甜苦辣各有一定的比例,
想嘗到怎樣的口感,就得自行調配。
我在人生的涼拌菜裡,加入了3:4:1:2的酸甜度,
有檸檬酸的香氣,有瓜果的甜味,有苦瓜的回甘,還帶點嗆辣的夠勁,
它讓我的生命更多彩多姿。
今年的櫻花開得特別早,桃花李花和櫻花急著和梅花搶鏡頭,
開得這麼鮮豔,都在為春天做準備,很難不給她一個版面 。
從「三目獨戶」往「張家堡」的小路上,有一大片竹林,
我抬起頭望著,現在是冬天嗎?
這片綠竹林告訴我春天已經悄悄的來了。
在山上發現好幾棵「糙莖菝葜」,
秀氣的花型,馬上成為綠林中的一枝獨秀,
愛尋寶的特性又無意間展露,
看到新奇的花種,我的笑容比盛開的花朵還開心。
民宿旁有一大片的烏龍茶園,烏龍茶花開了,
飄著淡淡的香味,這座山裡看似只有梅花,卻暗藏寶貝還種有大片的菜園。
民宿主人的菜園種了一堆不知名的菜,
我對這顆代表好彩頭的「蘿蔔」最感興趣,
隔天臨走前,還跑到菜園親自把它拔了回家煮湯。
主角是梅花,但是看到新鮮的番茄我再也淑女不起來,
邊拍照邊採來吃,山上的土質好,隨便種都長得很茁壯,番茄好甜啊!
我在烏松崙的山上看見對面的山巒在招手,偷偷告訴我,
寒冬已過,春天來了!
梅花季已經過了,我想了很久還是決定把這篇「賞梅遊記」PO出來,
因為這是一趟友誼之旅,也是一個特別的慶生聚會,更是青春的紀念。
「寒梅」與「春梅」都是春天的訊息,連著兩年我拍下賞梅的心情,
從「雪白的依戀」到「梅雪爭春」,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心境,
卻相同的,為新的一年開啟春天的喜悅與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