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雪霧鬧部落,在海拔將近1500公尺的山上,
仰望星斗及追逐最後一波火金姑之後,
一夜好眠,我依然在鳥鳴聲中醒來,站在高處大口呼吸著山上沁涼的晨風。
只有早起的人才看得到,日出前霞光與雲彩的變化有多美,
也只有在此時,最能感受山上的鳥聲,
如同天上那道飛機雲,劃破天際響起這一天的美妙樂曲。
注視遠方山頭,日出光芒也正改變著天色,
灰藍、淺藍、慢慢深藍,雲彩成了最佳配色,
夫婦山相依偎的山形,此時最明顯。
為什麼上山來?
為的就是這一幕在平地看不到的遼闊,也為了讓氧氣淨化心靈。
據說,這一天雪霧鬧所有的營地客滿,
連民宿都是爆滿狀態,很難想像吧,
這麼偏遠的部落,有這麼多人遠離都會來此度假。
而吸引我再上山來,除了享受山下所沒有的20度涼爽外,
再度攀爬夫婦山才是目的。
通往登山口的路上,不同角度的群山迭起。
出發前聽格友說,此時山上「黃鶴頂蘭」盛開,
果然一路上看到很多植株,
只是,我來晚了,
被雨淋過的黃鶴頂蘭花瓣上長了很多黑色斑點,花況不優。
連日下雨,把黃鶴頂蘭淋得七零八落,
螞蟻、蝸牛還有不知名的昆蟲也都爬上去啃食,
看了真是心疼不已。
但,大自然的變化就是如此,
順應環境,調整心態,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,
即使黃鶴頂蘭的花況不是最好的,
它卻是我的首遇,能在不同時節看見山上不一樣的野生植物,
欣喜勝過一切。
那年三月,婦山上看見滿山「翹距根節蘭」,
此時六月,「黃鶴頂蘭」群聚林間,
原始林吸引人之處就在此,不同時節不同的花爭豔。
下過雨後的婦山溼滑又難爬,
手得拉樹幹,還得保護相機,步步為營而上,
但我還是看見了那年的老朋友「翹距根節蘭」的植株,
雖然花期早過也結果了,但我知道,明年它們會開得更美麗。
幾個伙伴走了婦山之後決定不再續走,太過濕滑的原始林誰都不想滑倒,
況且,下山要花比上山更多的時間踩穩腳步,
山一直都在,花明年也會再開,
大家相約,明年不再錯過與翹距的會面時刻。
走出陰暗的森林,外頭卻是豁然開朗,
追逐雲彩於天際間,心,很難不跟著起飛。
在我的生活裡,陰雨是放慢腳步的調劑,陽光卻是向上的動力,
我常在內心對著自己期許,
沒有什麼是跨不過去的點,只在於自己願不願意把心打開,
所以,這麼多年來即使心境上有起有落,
但,我為自己而活,動與靜之間依然可以找到豐富生命的能量。
雪霧鬧是一個幻境般的地方,雲霧總在剎那間瞬息萬變,
前一刻雲彩飛揚,後一分鐘卻可能雲海奔騰,多精彩的清晨啊,
從日出到雲海出現,驚喜著目睹這一切的我們。
上山觀賞雲霧變化是很享受的事,
只有在海拔夠高、夠遼闊的山頂,加上天時、地利,
絕佳美景就會呈現。
初夏,山上與平地相差將近十度的涼快,
是大伙下山後思念不已的溫度。
走過蜿蜒山路,
我在雪霧鬧的清晨,漫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