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陣子太忙,忙得沒時間寫文,
格子裡的草長得比韭菜花還高,掛念大溪中新里的韭菜花正盛開,
偷閒請個休假,到鄉間賞花去。
外食吃水餃時,如果有韭菜水餃我一定不會去點高麗菜口味,
就是很喜歡韭菜散發出來的香氣。
知道大溪與鶯歌交界處有大片的韭菜花田,一直就想來看看,
當車子彎進鄉間小路,看見路邊一望無際的韭菜花,
哇~~ 是我的第一個表情。
數大,果然就是美。
韭菜花被稱為「九月雪」,它的雪白覆蓋著田地,
就像下過一場雪,不管遠觀還是近看,都美不勝收。
我循著田間小路,從不同角度看這片花田,
泥土帶點鬆軟,田裡散發著泥土氣息和韭菜花香,
還有秋風幽幽的吹,好舒暢的遼闊感!
中新里舊名中庄,這裡的土是肥沃的粘質土壤,
透水性佳,很適合韭菜種植。
從民國70年開始大規模輔導種植韭菜之後,
如今,已經成為北部最大的韭菜專業區。
入秋之後,中新里也成為最美的雪地。
非假日的田裡,只有我一個人穿梭花間,
偶爾看見單車騎士從路旁飛速而過,在田野騎單車多悠栽,
而我,包下整個韭菜花田,獨享早上悠閒的時光,幸福感更是無法言喻,
站著、蹲著,就差沒趴下來,拍這一朵朵像星芒般的韭菜花。
韭菜是一種高經濟的植物,
花蕊花莖的的部份是用來炒蒼蠅頭或下水的韭菜花。
韭菜花如果沒有用人工去採擷,花莖抽出的苞片就會裂開,開出一朵朵小花。
仰向藍天,一朵朵小星花形成的韭菜花束,
生命結束在在花開最美時,不起眼卻讓人難忘它的秀麗美。
花田裡熱鬧繽紛,即使東北季風強勁的吹著,
這些蜜蜂、金龜子之類的蟲等,也能安穩的攀在花蕊上覓食,
好一幅恬淡的田園景致,讓我拍照之餘,忍不住也低下頭來看它們的專注。
韭菜頂端開出的花雪,會結出一顆顆綠色立體三角形的小果實,
果實裡頭有1~4顆黑色小種子,是隔年播種用的種籽。
這般數大的光景,讓我想起銅鑼的杭菊,
腳睬阡陌間,看到的是農家辛勤的成果。
我蹲下身來,隱身在韭菜花間,有種遠離塵囂的靜謐,
當下除了風聲,車聲和人聲全被拋到千里之外。
放軟身段,看到的影像充滿想像。
五花瓣像空中飛舞的蓬裙,豎起的花蕊則是高舉的雙手,
在群花伴舞的環繞下,翩翩起舞。
一個晃神,我竟掉入了花花世界。
這美麗的花束,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,
一個在花海中賞花、拍花的女子,因韭菜花而欣喜不已。
看過韭菜花田之後才知道,原來韭菜、韭菜花和韭黃,
全都是同一個媽媽生的。
最早被採收的花莖部份是韭菜花,供食用的莖葉部份是韭菜,
而種植的過程將莖葉蔽廕,莖葉變黃,就是韭黃。
當韭菜變成花海時,已經接近收割尾聲,
農家將莖以上的部份割下,做為最後的採收。
拍完花海,我站在剛長出綠葉的韭菜田裡,
一片綠油油,一陌一陌的田梗,飄著趕鳥兒的塑帶,
人在大溪,卻像走進了南部田野,很鄉村的讓人想脫下鞋來踩踩。
大溪中新里的韭菜花田,其實不難找,
只要從鶯歌往大溪的大鶯路1320巷彎進來,沿著指標就能到達。
花田裡的韭菜味並不重,
當我拍完照,沿著大鶯路往鶯歌走時,
整條大鶯路卻散發著非常濃郁的韭菜味。
原來,家家戶戶都在整理剛從田裡採收回來的韭菜,
婦人門口一坐,兩隻手就忙著弄韭菜,這是中新里特有的景致。
看見婦人們忙著整理韭菜,
愛哈啦的個性忍不住又跑去問東問西,
從這些婦人專業的口中,我才知道韭菜、韭菜花和韭黃之間緊密的關係。
偷個閒走進鄉間,感覺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