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,有時並不完全是為了運動,
而是為了想看到高海拔的珍奇植物,和高山中的山巒景色,
為了這樣的意念,全家人又往山裡度假去。
新中橫在八八風災過後,道路封閉了一段時間,
從信義鄉沿著台21線到塔塔加,
一路上某些路段坍塌的驚心,和補強工程的施做,
能再度看見滿山的翠綠,有種擁抱自然的幸福感。
一年前的元旦,我和幾個朋友到塔塔加攀爬東埔山,
一年後我和家人再度來到塔塔加,
為了與大鐵杉相遇,也為了漫步在麟趾山的綠意中。
和去年比起來,今年上塔塔加的車子不多,
我們把車停在上東埔的停車場,從「排雲登山服務中心」的指標往上走,
就是通往大鐵杉、麟趾山和鹿林山的林道。
當車子蜿蜒在台21 的山路上,
一路陪伴著我們的視野,是山頂被雪覆蓋的玉山。
每個登山客夢想攀上山頂的玉山,在山的另一頭以雪白的英姿與我們對望,
「玉山」是台灣的精神指標,它的高聳雄偉,讓人凜冽。
玉山山頭雲層很厚,我這一頭卻藍天白雲,
相同的天空,不同的景致,驗證了山上多變的天氣。
從登山入口往大鐵杉的路,寬敞好走,
道路的兩邊種滿了五葉松和不知名的綠樹,這是一條大眾化的登山路線。
穿越「塔塔加小隊」和排雲登山服務中心,到大鐵杉只有 1 公里的路程。
所有要攀登玉山的登山客,都會在排雲山莊住上一晚,
我們正走在通往玉山登山口的路上,有種與玉山貼近的感覺。
這排不知名的樹種上,纏著許多淡黃色的松蘿,
一整排光禿在藍天下好美,我們就這樣邊走邊聊天享受高山上的清新。
從大鐵杉開始進入鐵杉林區,林區混生多種植物,有昆欄樹、馬醉木,
還有一路可見,結著紅色果實的「玉山假沙梨」。
在山上除了可以欣賞高山景色,還能在步道上看見新奇的植物,
這是登山步道最讓人沉醉的原因之一。
就像這顆掛著黃色果實的樹,其實是「玉山假沙梨」的變種,
相同的葉片,卻有紅果和黃果不同的果實,植物的世界充滿神奇。
在高山的路邊,隨著不同的季節,有不同的高山野花出現,
可別小看它們,這些不起眼的野花可是在高山上才看得到。
這株「玉山抱莖籟簫」是我第一次遇見,屬於菊科,
頭花的米白色總苞片,就像被蓮座包圍住,純淨潔白美極了。
冬春之際,似乎菊科最先在山頭綻放生命,步道隨處可見黃色的花海,
這亮麗的黃色小花是「裂葉蔓黃菀」,也是菊科的花種。
在聊天、拍花中不知覺就走了1Km的路,
這個交叉口是塔塔加遊客中心接過來的點,
從這裡走到大鐵杉只需短短的400公尺。
所以,以後到塔塔加不要只拍拍夫妻樹就離開,
可以全家人一起來走這條步道,輕鬆享受高山中的芬多精。
鐵杉林區的二葉松針葉掉落一地,鋪滿黃色針狀,很有北國蕭瑟的氛圍,
整個林道都是鳥鳴聲,元旦假期我們上山享受寧靜,為新的一年走春。
大鐵杉神木樹齡約800年,樹高24公尺,樹胸圍6 公尺,
在離地10公尺處開始分岔,形成傘狀樹型,是進入玉山前重要的地標。
大鐵杉的壯觀讓我的相機幾乎拍不下它,加上面光很難將它拍的很美,
它沒瘦身,是我的相機容量不夠啦!
從大鐵杉的叉路往左是「玉山登山口」,往右走0.8K就是「麟趾山鞍部」。
所謂的「鞍部」,指的就是兩山之間比較平坦的地方,
也就是兩山的分界點,也可以稱為「啞口」。
「麟趾山」和「鹿林山」交會的地方,
這裡是一個啞口,風很大、視野很遼闊,看到兩座山不同的景觀。
右邊走1.2Km是通往鹿林山,
鹿林山上有中央大學設立的「鹿林天文台」,還有鐵杉白木林。
往左走0.8Km是通往「麟趾山」,沿途可以望見箭竹草原。
整個玉山山脈、阿里山山脈及中央山脈中南段的山岳景觀盡在眼底。
因為沿途走走停停的賞景,到達塔塔加已經十點多,
所以我們沒有爬上麟趾山和鹿林山,只走到「麟趾山鞍部」就回程,
有些遺憾,下次我會再探訪塔塔加,把這兩座山的美景,收錄在我的記憶裡。
每個人度假的方式都不同,我家熱愛山林,
老人家把走步道當運動、小孩則消耗過多的體力,年輕人上山尋幽,
而我,最愛上山尋寶。
我漫步在塔塔加的山林,帶回更多的活力,面對新的一年。